1977年,朱劍豪(Paul K Chu)在美國 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數(shù)學學士學位,隨后于1979年、1982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分別獲的化學碩士及博士學位。朱劍豪現(xiàn)為香港城市大學材料工程專業(yè)講座教授,國際等離子體基離子注入與沉積(PBII&D)委員會主席,IEEE核能與等離子體科學學會同行評審委員會成員,離子注入技術(shù)(IIT)國際委員會成員。 朱教授現(xiàn)為IEEE等離子科學學報(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)資深指導編輯,材料科學與工程進展(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ports)副主編, 也是生物材料(Biomaterials)、先進材料界面(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)和表面與覆蓋層技術(shù)(Surface & Coatings Technology)等 其它8種國際學術(shù)刊物的編委會成員。朱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等離子科學與工程,表面科學與技術(shù),以及功能材料上,他發(fā)表的論文有超過27,000的引用頻次。 朱教授現(xiàn)為美國物理學會(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, APS),美國真空學會(American Vacuum Society,AVS),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(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,IEEE)材料研究學會(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,MRS),香港工程科學院(Hong Kong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,HKAES)及香港工程師學會(Hong Kong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, HKIE)成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