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由國際歷史學會主辦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于2015-08-23在山東大廈舉辦。
王建朗,男,1956年生,江蘇姜埝人,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。1983年畢業(yè)于復旦大學歷史系,獲歷史學學士學位;1986年畢業(yè)于復旦大學研究生院,獲歷史學碩士學位;1991年畢業(yè)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,獲歷史學博士學位。同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。1999年被評為研究員。專業(yè)研究方向為近代中外關系史。 1956年11月15 王建朗研究員 日出生。1983年畢業(yè)于復旦大學歷史系,獲歷史學學士學位;1986年畢業(yè)于復旦大學研究生院,獲歷史學碩士學位;1991年畢業(yè)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,獲歷史學博士學位。1999年評為研究員,2009年評為二級研究員。 2013年11月不再擔任[2]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職務。、 任免信息 2016年12月23日電 中國人權發(fā)展基金會第三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,推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領導成員,當選為理事。[3] 研究方向 為近代中外關系史,學術專長為中華民國外交史研究。已出版的主要學術著作有:1、《中國復興樞紐》(合著),北京出版社,1995;2、《抗戰(zhàn)初期的遠東國際關系》,臺灣東大圖書公司,1996;3、《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歷程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,2000;4、《中華民國史·外交志》(合著),四川出版集團,2006;5、《中國近代通史》第9卷《抗日戰(zhàn)爭》,江蘇人民出版社,2007。 自1985-2012年以來,先后在《中國社會科學》、《歷史研究》、《近代史研究》、《中共黨史研究》、《抗日戰(zhàn)爭研究》等期刊發(fā)表有關近代中外關系史、中華民國外交史內容的論文50余篇,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。其中,《二戰(zhàn)爆發(fā)前國民政府外交綜論》、《新中國成立初年英國關于中國聯(lián)合國代表權問題的政策演變》、《衰落期的炮艦與外交—“紫石英”號事件中一些問題的再探討》等,分獲第三屆(2000年)、第四屆(2002年)、第五屆(2004年)中國社會科學院優(yōu)秀科研成果獎。
王建朗出席會議日程
由國際歷史學會主辦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于2015-08-23在山東大廈舉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