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由廣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全國首屆三生教育?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于2016-11-22在廣州華鉅君悅酒店舉辦。
首頁>演講嘉賓> 張文質(zhì)更新時間:2016-11-22
張文質(zhì)(1963-),男,福建閩侯人,教育學者,詩人。1983年畢業(yè)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,與文化批評家朱大可、詩人宋琳等同屆。系“生命化教育”的倡導人、負責人。《福建論壇》(社科教育版)執(zhí)行主編,《明日教育論壇》和《慢教育叢刊》主編,入選中國教育報《讀書周刊》2007年十大推動讀書人物。多年來致力于“生命化教育”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,長期植根于中小學課堂,推動中國基礎(chǔ)教育的變革和發(fā)展。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,創(chuàng)辦了1+1讀書俱樂部,推廣1+1式的讀。1993年,受《教育評論》委托,張文質(zhì)先生采訪了著名哲學家黃克劍先生。黃克劍先生在對話中提出了教育的三個價值向度:授受知識、開啟智慧、點化或潤澤生命。從此,一種以生命治學問,以生命統(tǒng)攝教育,以生命成全每一個具體、健全的生命為旨歸的新的教育理念開始進入中國教育研究與實踐領(lǐng)域。2001年,一項命名為“生命化教育”的課題實驗,正式在福建省城鄉(xiāng)學校以及全國各地的學校逐次開展?!懊耖g立場、草根情懷、田野作業(yè)、逐步推進”和“開展智慧、潤澤生命、締造名校、成就未來”等鮮活、虛靈與真摯的教育信念所閃耀的思想光芒與實踐魅力,從此為越來越多寄希望于教育的人們所關(guān)注。近年來,課題實驗學校遍布福建、浙江、江蘇、廣東、北京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新疆、內(nèi)蒙古、山東、云南等十幾個省、直轄市,而更多教師也以個體名義參與。張文質(zhì)先生在《跨越邊界--生命化教育的一些關(guān)鍵詞》一文中,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、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關(guān)鍵詞。如“生命化”、“生命化教育”、"生命化教育實驗學校的20條目標”、“教育是慢的藝術(shù)”等等。
張文質(zhì)出席會議日程
由廣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全國首屆三生教育?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于2016-11-22在廣州華鉅君悅酒店舉辦。